在工業生產領域,國產伺服防爆電機憑借適配性強、安全系數高的優勢,廣泛應用于化工、礦山等易燃易爆環境。然而,長期高負荷運行中,過載與異響成為兩類高頻故障,不僅影響生產效率,還可能引發安全隱患。掌握科學的排查方法與解決策略,是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的關鍵。
一、過載故障:從負載與電機本身雙維度排查
過載是伺服防爆電機最易觸發的保護機制,表現為電機啟停頻繁、轉速驟降,嚴重時會觸發過熱報警。其核心成因可分為外部負載異常與電機自身問題兩類。
從外部負載排查時,首先需檢查傳動系統是否卡滯。可斷開電機與負載的連接,手動轉動聯軸器或傳送帶,若存在明顯阻力,可能是軸承銹蝕、齒輪箱缺油或異物卡阻,需拆解清理并補充專用潤滑油;其次要確認負載參數是否匹配,部分企業因生產需求臨時增加設備負荷,導致電機實際輸出扭矩超過額定值,此時需核對電機銘牌的額定功率、扭矩參數,必要時更換更高規格的電機或優化生產流程,分散負載壓力。
電機自身問題排查需聚焦三大部件:一是電源電壓,使用萬用表檢測輸入電壓是否穩定在額定范圍(通常為380V±5%),電壓過低會導致電機電流激增,需檢查配電箱內接觸器觸點是否氧化,及時打磨或更換;二是繞組絕緣性能,采用兆歐表測量繞組對地絕緣電阻,若數值低于0.5MΩ,可能是繞組受潮或局部短路,需進行烘干處理,嚴重時需重新繞制繞組;三是散熱系統,防爆電機的散熱片易積附粉塵,堵塞散熱通道,需定期用壓縮空氣吹掃,確保散熱風扇正常運轉。
二、異響故障:按聲音特征定位故障源
異響是電機內部異常的直觀信號,不同聲音對應的故障類型存在明顯差異,需結合聽診與拆解排查。
若電機運行時發出“嗡嗡”的電磁噪聲,多為氣隙不均勻所致。停機后測量電機定子與轉子間的氣隙,正常范圍應在0.2-0.5mm,若偏差超過0.1mm,需調整軸承端蓋位置,或更換磨損的軸承;若出現“咯噔”的機械撞擊聲,可能是轉子斷條或風扇葉片松動,拆解電機后檢查轉子導條是否斷裂,風扇與軸的連接是否牢固,斷裂部件需及時焊接或更換。
此外,安裝不當也會引發異響。電機與負載的同軸度偏差過大,會導致聯軸器偏磨,運行時產生周期性異響??墒褂冒俜直頊y量同軸度,徑向偏差應≤0.1mm,軸向偏差≤0.05mm,偏差超限需重新調整底座墊片,確保兩者軸線對齊。
三、日常預防:降低故障發生率的關鍵
除故障排查外,日常維護可有效減少過載與異響問題。定期清理電機表面及散熱通道的粉塵,每3-6個月檢查軸承潤滑情況,補充鋰基潤滑脂;根據生產負荷變化,定期校準伺服驅動器參數,避免電機長期處于超額定扭矩運行狀態;建立設備運行臺賬,記錄電機啟停次數、溫度變化及異響情況,便于提前預判故障風險。
國產伺服防爆電機的過載與異響故障,多由負載不匹配、部件磨損或安裝不當引發。通過系統化的排查流程定位故障源,結合針對性的解決措施,同時強化日常維護,可顯著提升電機運行穩定性,為工業生產的安全高效提供保障。